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自学考试>自考资讯

自考资讯

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美学考前必背20题
时间:2022-03-30访问量:3803

  美学考前需背20题

  第⼀章 绪论

  1. 审美意识与美学思想的关系: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但有进⼀步的发展。【简答

  ☆☆☆】

  ①美学思想不再像审美意识那样是⼀些不⾃觉的感性直观的认识,⽽是思想主体对审美现

  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较⾃觉的理性认识。

  ②美学思想也不再像审美意识那样依靠具体的审美活动来体现,⽽是以明确的理论观点和

  概念范围来表述⾃觉、系统的理论性思考。

  2.⻢克思主义的实践论【简答☆☆☆】

  ⾸先,⻢克思认为全部社会⽣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其次,⻢克思的实践概念是⽣成性的,个体的实践造成个体的感性世界,⼈类总体的实践造

  成了⼈类的⽣活世界;

  最后,物质⽣产劳动是⼈最基础的实践活动,它最终决定着包括艺术、审美活动在内的精神

  ⽣产活动和⼈的⼀切实践活动。

  第⼆章 审美活动论

  1.审美需要的特征:【简答☆☆☆】

  ①⽣命需要:是⼈所独有的⼀种⽣命需要,它植根于⼈的⽣命活动本身的独特性质。

  ②⾼级的精神追求:审美需要属于⼈的⼀种⾼级的精神追求,⽽不仅仅是感官欲求的享受。

  2.审美活动是⼈最具本⼰性(本真性或本质性)的存在⽅式 【简答☆☆☆】

  ①超越性的存在⽅式:⼈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在⽇常⽣活中的存在,它是⼀种超越性

  的存在⽅式。(审美活动使⼈从平凡、琐屑的世界中超拔出来。)

  ②⾃由的存在⽅式:⼈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在异化活动中的存在,它是⼀种⾃由的存在⽅

  式。

  ③应然的存在⽅式:⼈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的现实存在,它是⼀种应然的存在⽅式。

  3.惊异的特点:【简答☆☆☆】

  ①审美惊异不是⼀种理性的求知欲,⽽是⼀种鲜活的⽣命感。

  ②审美惊异的产⽣既依赖于主体⼀定的⾃身条件,也依赖于对象本身⼀定的客观条件。主体

  有审美修养与能⼒,客体有独特之处。

  4.审美主体的⾮实体性:审美对象是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相互渗透从⽽熔铸成的⼀种独

  特的意象。【简答☆☆☆】

  ①审美对象不等于审美客体,是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相互渗透从⽽熔铸成的⼀种独特的

  意象。 ②审美对象之所以会具有⾮实体性,是因为审美活动并不是⼀种单纯的静观,⽽是⼀种积极

  的建构过程。

  ③审美对象是外在事物从实向虚的转化过程,也是审美主体内在的本质⼒量对象化的过程。

  5.普列汉诺夫关于劳动说的主要观点【在毕歇尔基础上】 简答☆☆☆

  ①”劳动先于艺术”

  ②⼈的⼼理本性潜在包含审美的要求,但是只有通过劳动使得这种潜在性转为现实性。

  ③⼈的审美能⼒也是在⽣产劳动中形成并与⽣产⼒发展的⼀定⽔平相⼀致的。

  第三章 审美形态论

  1.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简答☆☆☆】

  ① 亚⾥⼠多德(古希腊):悲剧理论源于悲剧艺术。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是亚⾥⼠

  多德的《诗学》。他指出了悲剧对于⼈的灵魂的净化作⽤。引起⼈们的悲悯与恐惧。

  ② ⿊格尔:提出了悲剧的“⽭盾冲突”【辩证】的理论。悲剧源于理念的分裂。他强调了悲

  剧冲突的必然性。

  ③ ⻢克思、恩格斯: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种要求⽆法实现之间的冲突。

  ④ 尼采:《悲剧的诞⽣》,他认为悲剧的诞⽣与古希腊⼈的⽇神精神与酒神精神。尼采把

  ⽣活中的悲剧与审美意义上的悲剧进⾏了区别。

  ⑤ 克尔凯郭尔:⻄⽅存在主义之⽗(丹⻨)。“罪孽说”+“焦虑说”提出悲剧产⽣于个体⽣

  存中的罪孽和焦虑。

  2.⼈变成“⾮⼈”,含义如下: 【简答☆☆☆】

  ① ⼈不再是全⾯体现⼈的本质的⼈,⼈失去了⾃身的类的属性【类:⾃觉、⾃由】

  ② ⼈失去了在⻄⽅世界中所继承下来的本质,失去了终极关怀的基础

  ③ 荒诞之所以与⾃由结合为⼀体,是因为⻄⽅在⼯业社会中建构起来的所谓⾃由并⾮现实

  的⼈⽣的⾃由。

  3.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简答☆☆☆】

  ① 荒诞之所以成为特殊的审美形态,⾸先是因为再创和重现荒诞作为⼀种审美活动⽅式是

  以⼀种特殊的实践⽅式显示其特殊的存在价值。

  ② 荒诞成为⼀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在⼀定程度上把审美实践与⼈⽣实践的距离拉近了。

  ③ 荒诞之所以成为⼀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实际上还有⼀个深刻的内在原因,就是重现和再

  创荒诞,从表⾯上看是反理性的和反传统的,但实质上仍然是⻄⽅理性主义之树上结出

  的果实。 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

  1.审美经验的性质:[简答☆☆☆]

  ① 审美经验是⼈⽣实践的重要形式。

  ② 审美经验的实践性导致审美经验具有创造性和⽣成性。

  ③ 审美经验不仅是艺术家的⼈⽣实践,也和⼴⼤接受者的⼈⽣实践发⽣紧密的联系。

  2.审美经验的⾮功利性特征【简答☆☆☆或许材料分析题】

  ①从审美对象的⻆度来看,由于审美经验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因此只涉及事物的外观和形式,

  与事物的实际存在毫⽆关系,⾃然也就不会与对象发⽣任何利害关系。

  ②从审美主体的⻆度来看,审美经验的基本功能在于让⼈们产⽣审美的愉悦,从⽽满⾜⼈们

  的审美需要,这就要求⼈们排除各种功利因素的⼲扰,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损

  害或者减弱⼈们的审美愉悦。

  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审美经验不会有任何功利性的作⽤,如思想启迪。

  3.审美想象与审美情感的关系:[简答☆☆☆]

  审美想象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没有强烈的情感,就没有活跃的想象:

  ① 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原动⼒;

  ② 情感不仅是审美想象的动⼒,⽽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审美想象的对象和内容。

  ③ 情感活动对审美想象的⽀配和调节,渗透在艺术形象中,使其染上明显的情感⾊彩。

  4.审美态度在呈现阶段的作⽤: 【简答☆☆☆】

  在呈现阶段,主体与客体之间是⼀种⽔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

  审美感知最⼤的特点在于他是以审美态度对待对象,因⽽审美态度的确⽴就成为审美活动开

  始的主观标志。所谓审美态度是主体在摆脱了⽇常的功利和实⽤态度之后,所产⽣的⼀种观

  照、欣赏的态度。主体是否具有这样⼀种态度是他能否与对象建⽴审美关系并进⼊审美活动

  的关键。

  第五章 艺术论

  1.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 【简答☆☆☆】

  ① 艺术创造:艺术家的艺术创造过程是艺术存在的三环节中第⼀个也是⾸要的⼀环。没有

  艺术家的创造就不可能有艺术品,艺术也根本就不能存在。

  ② 艺术品:艺术家如果不把意象表达出来,即物态化和物化为艺术品,就⽆法达到交流、

  传播的⽬的,也就⽆法在⼈类社会和⽂化的历史中构筑成艺术现实即艺术的整体存在。 ③ 艺术接受:每个接受者都有着⾃身特有的素质,他们带有⾃⼰的期待视界来欣赏艺术品,

  并在艺术品提供的意象框架基础上进⾏重建与再创造,发展丰富艺术的意象世界。

  艺术存在于上述三环节动态的全过程。

  2.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简答☆☆☆】

  (1)意象的物态化:把意象从⼼理层次引出,赋予其⼀定的形式符号(即线条、语⾔等),

  使之具有感性的物质外观,这是从意象⾛向艺术实存的第⼀步;

  (2)意象的物化:在意象物态化基础上,直接运⽤物质⼿段将已具形式符号的意象凝定下

  来,如⽤画笔、颜料等将已具形式符号的意象固定在画布上。转化为现实的艺术品。

  (3)意象经过物态化和物化:便构成了现实的艺术品。审美意象是艺术品的灵魂与核⼼,

  ⼀件艺术品就是⼀个意象世界。

  3.意象的四个基本特征——虚拟性、感性、想象性、情感性 【简答论述☆☆☆】

  ① 虚拟性——意象可以“任意”地编造和虚构,有时甚⾄可以违背现实的常情常理。

  ② 直观性——主体不需经过⾃觉的理性反思,仅凭感觉便可直接感知到意象的存在。

  ③ 想象性——审美意象最重要根本的特征,也是艺术品超越现实、具有虚拟性的内在原因

  ④ 情感性——艺术意象总是包含渗透着某种形态的情感因素,使意象具有强烈的感染⼒。

  4.简述意象的重建是艺术接受的核⼼问题。【简答☆☆☆】

  ① 接受者所欣赏的是艺术意象,接受者通过意象欣赏,获得审美愉悦和艺术体味。

  ② 艺术接受中的意象是要靠再⽣成的,⽽⾮直接传递的,它需由接受主体意识运动所⽣

  成。

  ③ 接受者在读解形式符号过程中,根据符号的暗示⽽由⾃身的主体意识重建意象。(符号

  表达意义只能通过象征与暗示)

  5.艺术的主体性【简答☆☆☆】

  艺术接受是艺术接受者主体的意识活动,原因:

  ① 艺术意象的再创造是审美对象在被接受过程中的现实⽣成。

  ② 艺术接受的主体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视界”。

  ③ 艺术品形式的结构是特殊的,它是开放的。接受者重建意象是主体不断对艺术品提供的

  总体框架进⾏填补空⽩、揭示意义、参与创作的动态过程。

  ④ 不但⽂学作品,⼀切艺术品皆然,其意象潜藏在复杂的结构系统中。

  6.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简答☆☆☆】

  ① 建筑材料的审美性质,依赖物质材料。如中国古建的琉璃瓦,教堂的彩绘玻璃等。 ② 建筑的形式结构,材料的排列有⼀定的⻛格与情调。中国的四合院的封闭结构,教堂的

  尖顶。

  ③ 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要求艺术家因地制宜。如悉尼歌剧院处于⼤海之滨。

  6.戏剧美的表现⽅式:【简答☆☆☆】

  ①各种艺术的媒介和材料都可合理地运⽤其中,如道具、语⾔等。

  ②戏剧的结构⽅式要求剧中的任何事件都必须成为⼀个有机整体中的部分。

  亚⾥⼠多德的思想被布瓦洛概括为古典主义“三⼀律”(时间、地点与事件的严格统⼀)。

  ③戏剧艺术可与其他艺术综合起来,构成新的艺术形态。如歌剧、影视艺术等。

  第六章 审美教育论

  1.柏拉图的美育思想【简答☆☆☆】

  ⾸先,通过审美教育可以陶冶⼈的⼼灵。。

  其次,艺术作品的影响既有正⾯的也有负⾯的。

  最后,柏拉图很重视⾳乐教育。

  2.席勒的美育理论在⻄⽅美育思想史上的地位:【简答☆☆☆】

  第⼀,从哲学的⾼度解释审美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独特⽬的,并把审美教育的⽬的与

  审美活动的性质内在地统⼀了起来。

  第⼆,明确揭示审美教育的价值是完满⼈性。

  第三,回答完满⼈性的⽅式——⼈性统⼀的根据就在于⾃身。

  3.美育的功能 【简答☆☆☆】

  第⼀,怡情养性:美育是通过对⼈的精神领域进⾏调节,达到⼼理平衡、⼈格的完善,美育

  的⽅式是建⽴在⾃觉⾃愿、潜移默化的基础上的。同时,美育⼜体现着以道制欲的原则。

  第⼆,化性起伪:荀⼦以“化性起伪”解释⼈性和⽂化的⽣成,从中也体现了美育的功能。

  “性”是指⼈⽣来就有的⾃然本质及其功能,“伪”则指在⾃然本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形态

  和能⼒。经过⻓期的积累和练习,使得⼈的本恶的兽性变成了⼈性。

  4.美育的内涵:【简答☆☆☆】

  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

  价值意味,直接作⽤于受教者的情感世界,从⽽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的⼼理结构,铸造

  完美⼈性,提升⼈⽣境界的⼀种有组织,有⽬的的定向教育⽅式。


成人高考

距离报考时间
还有

距离考试时间
还有

官方微信二维码

手机端二维码